易经命理人不自救,天也难佑。
洛阳白马寺殿门上有一副对联,上写道:天雨虽大,不润无根之草;道法虽宽,只渡有缘之人。
人不自救,天也难佑。
与其等候天来渡我,不如做本人的“摆渡人”。
一、积德修福
《菜根谭》有言:“天薄我以福,吾厚吾德以迓之。”
意义是,假设上天不肯赐福给我,我就耐烦地涵养品德,主动迎接福气的到来。
《了凡四训》里讲:“命自我立,福本人求。”
人的福气不是天定的,而是要靠本人去积聚德行、努力修来的。
俗话说:厚德载物。
德行越高,人越有福。
享百金财富,必定是百金人物;享千金财富,必定是千金人物。
唯有高尚的品德,才干担得起财富、权利、名望这些福报。
《太上感应篇》说:“福祸无门,唯人自招,善恶报应,如影随形。”
行善积德,就等于扶植本人的福报。德厚之人,必定心存正念,福气不速之客。
不只可以改动本人的命运,还能够造福后代子孙。
二、以心养形
《菜根谭》有言:“天劳我以形,吾逸吾心以补之。”
意义是,假设上天让我筋骨劳累,我就用一颗闲适的心,来滋养我的体魄。
王阳明被贬至龙场,与书童、老仆人在山洞边搭茅草棚安身。
既然要把此处作为居所,那就不能没有名字。
王阳明大笔一挥,便将这个粗陋的山洞,命名为“阳明小洞天”。
洞中缺衣少食,他就向当地农民讨教,在山的南面拓荒种田。
或许是太过劳累,从家中带来的仆从陆续病倒。
王阳明痛快砍柴汲水、烧茶煎药、熬粥做菜,亲身侍候他们。
日子固然辛劳,王阳明的内心却格外安宁。
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
灾难是人生的催化剂,是垫脚石。
是人生的一种营养,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。
因而,即使是落到了困难求生的境地,王阳明仍然可以潜心悟道,取得了人生的最高聪慧。
三、遇困求变
《菜根谭》有言:“天扼我以遇,吾亨吾道以通之。”
意义是,假设上天要我境遇坎坷,我就拓宽人生的道路,冲破命运的阻隔。
同治六年,是曾国藩人生中最困难的一年。
他以钦差的身份奉旨剿匪,失败后遭到朝廷训斥。
九弟曾国荃也因而遭到牵连,被人弹劾摘去顶戴。
曾国藩却说:“我平生的出息,全在受挫、受辱中得来。一定要咬紧牙关,积存本人的斗志,增长本人的聪慧,方能成就不世之功。”
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,只要想不通的人。
人越是面临窘境,就越要努力寻求改动。
《周易》云: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
世界在变,环境在变,身边人也在变。
我们独一能做的,就是顺应万变。
俗话说:“天助自助者。”
只要本人不放弃希望,他人才有时机去拉他一把,上天才会将机遇垂青于他。
只需脚步足够坚决,终有一天,泥泞也会被踏平成为坦途。
扫一扫,关注知心居